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社会革命观的生成逻辑
引用本文:李平.马克思社会革命观的生成逻辑[J].理论探索,2013(4).
作者姓名:李平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项目“社会革命合法性之辩:卢森堡的革命观及其拓展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罗莎·卢森堡的辩证革命观研究”,负责人李平
摘    要:1843~1844年间是马克思社会革命观的初步确立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的革命观,实现了政治革命观向社会革命观的初步转变.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是其社会革命观生成的逻辑起点,马克思通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明确了市民社会在社会批判中的基础地位.马克思对“政治革命”限度的揭示是其社会革命观生成的中介,阐明了政治解放只是形式的解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论析了超越政治解放的历史主体、主体所承载的历史任务和现实革命道路,并通过辨析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整体上对社会革命的合理性做了进一步论证,标志着马克思社会革命观的初步确立.

关 键 词:马克思  社会革命观  生成逻辑  黑格尔法哲学  “政治革命”限度  市民社会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