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呼图克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引用本文:董波."呼图克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前沿,2007(3):203-205.
作者姓名:董波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呼图克沁”产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里巴乡乌兰召村。它是独特的蒙古族民间文化形式。因此,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我们保护的对象。保护文化多样性是时代的强音;“呼图克沁”面临生存危机;“呼图克沁”的已有研究存在不足的问题。“呼图克沁”这一存在于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仪式戏剧,对我们认识和研究蒙古民族民间文化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过程有着极其特殊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关 键 词:"呼图克沁"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仪式戏剧  保护
文章编号:1009-8267[2007]3-0203-0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