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全球化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引用本文:徐艳玲.全球化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理论探讨,2006,2(3):5-8.
作者姓名:徐艳玲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阶段性成果(02JAZJD710005)
摘    要: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和向度。从全球化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可以获得一种新的更为宏阔的视角,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如果说,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被迫进入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历史,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为主动、渐进、全面、深入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历史;如果说,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全球化思想遗产是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挑战进行被动回应的产物,那么,邓小平的全球化理论视野则是对全球化进行主动回应的产物,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全球化进行深入回应的产物,由此构成了一幅纷纭复杂、由淡至浓的历史画卷。从中,不仅可以透视出中华民族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面前从被迫回应到主动回应、从自然发展到自觉建构的复杂心路历程,而且可以折射出一代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共同的致思趋向。

关 键 词: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挑战  回应
文章编号:1000-8594(2006)03-0005-04
修稿时间:2006年1月9日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 style Marxism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XU Yan-ling.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 style Marxism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J].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2006,2(3):5-8.
Authors:XU Yan-l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