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方言的传承之需
引用本文:黄尚军.方言的传承之需[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6(7).
作者姓名:黄尚军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正四川方言属于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巨大的"金矿",词汇丰富多彩,语音复杂多变,不仅表现了蜀地人民奇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民俗生活画卷,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蜀文化的博大精深。四川方言深深地打着古蜀历史文化的烙印。方言之魅蜀地部分古老的民俗虽然在生活中消失了,但仍保留在方言中,如"打牙祭、吃欺头、吃两头望、打丧火、挂挂钱"等。又如称"舅子"为"偷碗的、多吃三碗菜的、吃双膀的、坐上八位儿的、老弯、弯子、弯弯、拉不伸、打不伸、弯儿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