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空心村的形成及其改造——从宅基地制度及其实践说起北大核心
引用本文:杜园园.空心村的形成及其改造——从宅基地制度及其实践说起北大核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5):11-16.
作者姓名:杜园园
作者单位: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510640;
基金项目: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2014年度"理论粤军"招标课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摘    要:文章对空心村进行了"外扩内空"和"人去楼空"这两种类型的概括。研究发现,农村空心村的形成与宅基地制度和实践特点有关。从宅基地制度层面看,我国宅基地制度呈现两权分离、无偿定量配给和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等特点;而从宅基地制度的实践过程看,宅基地呈现集体所有权虚化、使用权固化的基本特点。同时,农村宅基地在村内无明确的退出机制,这让村集体缺乏宅基地的调整权,而房屋的世代继承制和"祖业权"又进一步固化了农户对宅基地的使用权。研究指出,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虚化和使用权的固化既是空心化形成的原因,也是空心村改造的症结所在。要提高空心村宅基地的使用效率,必须从实化宅基地的集体所有权入手。

关 键 词:空心村  宅基地制度  祖业权  宅基地的实践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