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战时大国”地位得而复失的原因探析(1941—1945年)
引用本文:熊杏林.中国“战时大国”地位得而复失的原因探析(1941—1945年)[J].求索,2009(8).
作者姓名:熊杏林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    要:抗日战争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提升国际地位的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在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国际地位的极大跃升;然而好景不长,开罗会议后中国的大国地位开始下降并最终丧失。本文通过对1941-1945年中国大国地位得而复失历史演变的原因剖析,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在反法西斯阵营中所拥有的"大国"资格是一种特殊的"战时大国",与之相对应的国际地位是一种特殊的"战时大国地位",中国要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傲立于世界舞台,必须以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为后盾。

关 键 词:反法西斯战争  战时大国  战时大国地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