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哈尔斯坦主义”与西德外交(1955-1970年)
引用本文:严少华,王黎.“哈尔斯坦主义”与西德外交(1955-1970年)[J].德国研究,2012(3):80-88.
作者姓名:严少华  王黎
作者单位:[1]香港大学欧洲研究中心,香港 [2]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摘    要:冷战时期曾一度影响西德对外关系、特别是与东欧邻国关系的"哈尔斯坦主义"(1955-1970年)一直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它在战后重建欧洲和平与安全中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波恩政府坚持这一原则时,阿登纳及其幕僚是否考虑到他们有限的能力与影响?实际上,由于在外交实践中陷入困境,"哈尔斯坦主义"到1963年就开始失去意义。将"哈尔斯坦主义"置于整个西德外交的视角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哈尔斯坦主义"不仅未能实现西德外交的预期目标,而且也反映出德国人在外交理念上的传统风格,即在对现实政治目标的追求中带有焦躁与鲁莽的心态。

关 键 词:哈尔斯坦主义  阿登纳  欧洲安全  德国问题  北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