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批判
引用本文:万毅.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批判[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5):110-115.
作者姓名:万毅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法学院,成都,610064
基金项目:上海市2008年度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项目《"隐形刑事诉讼法"研究--中国刑事诉讼法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取证主体合法,即收集、获取证据的主体限于法定司法人员,被我国传统证据法学理论视为证据合法性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素之一。虽然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上并无直接、明确的法律条文倚为支撑,但却深刻地影响到我国刑事司法实践,被实务部门奉为圭臬并以之作为判断证据合法性的重要标准。依据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取证主体限于法定的刑事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其他机关或个人均不具有取证的主体资格,其所获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不得直接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然而,由于法解释上缺乏依据、法理基础缺位以及法实践中导致的悖论,我国传统证据法学所主张的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其实并不是一项科学合理的证据学理论,应当予以扬弃。

关 键 词:证据  证据合法性  取证  取证主体  非法证据

Theoretical Criticism of the Legality of Forensics Subject
WAN Yi.Theoretical Criticism of the Legality of Forensics Subject[J].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2010(5):110-115.
Authors:WAN Y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