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公益诉讼概念的比较与选择
引用本文:周昳澜,陈兵.我国公益诉讼概念的比较与选择[J].中国检察官,2009(6):38-39.
作者姓名:周昳澜  陈兵
作者单位:1. 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400031
2. 海南省三亚市人民检察院,572000
摘    要:一、国外公益诉讼的界定 国外对公益诉讼的定义,大致分为如下三类:一类是"公共利益+诉讼".这类公益诉讼概念着重强调公益诉讼的公共性特征,不强调原告与诉争案件之间是否具有利益关联.其突出强调了公益诉讼的公共性特征或公共因素,至于公益诉讼中是否牵涉原告自己的利益,原告能否从公益诉讼中取得金钱或其他经济收益,则不是这类公益诉讼概念关注的重点.第二类是诉讼法上的公益诉讼.这类公益诉讼概念不仅强调公益诉讼的公共性特征,而且特别强调原告与诉争案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联.

关 键 词:公益诉讼制度  社会公共利益  原告资格  客观诉讼  共性特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