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刑法中的危险
引用本文:李金明.论刑法中的危险[J].湖北社会科学,2012(1):154-158.
作者姓名:李金明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法治关系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3230012210902
摘    要:随着主观主义理论的衰退,作为刑罚处罚根据的危险是指行为侵害法益的可能性与盖然性;将刑法中的危险区分为"行为的危险"与"作为结果的危险"并不可取;危险是行为的属性,而不是结果的属性;只有当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时,才能成立危险犯。危险是由一定的主体根据具体案件的客观事实,所做出的行为具有侵害法益或者造成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判断结论。关于具体危险犯与抽象危险犯,二者在处罚根据上是完全相同的,即都是由于行为对法益造成了危险才成立犯罪,其区别仅在于刑法对前者规定了"危险"的要件,而对后者没有规定"危险"的要件。未遂犯也属于危险犯,未遂犯中危险的判断方法完全适用于危险犯中危险的判断方法。

关 键 词:危险  具体危险犯  抽象危险犯  未遂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