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识别的心理分析———以贪污贿赂犯罪为例
引用本文:王耀世,吕瑞萍.犯罪嫌疑人虚假供述识别的心理分析———以贪污贿赂犯罪为例[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115-122.
作者姓名:王耀世  吕瑞萍
作者单位:[1] 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检察院,河南郑州450004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最高人民检察院科研项目“贪污犯罪心理与侦查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J2012C26).
摘    要:说谎是人的天性,侦讯中贪污贿赂嫌疑人虚假供述呈现自愿、屈从、内化多种样态.趋利避害的本能,高的智商、情商,位高权重、专业、一对一隐蔽性等特征,使嫌疑人供述更具欺骗性,侦讯难度更大.实践中侦查员对“承认所做之事的陈述”内心确信度很高;而对“否认所做之事的陈述”多有质疑,两种有悖常理的例外,恰恰挑战的是人的经验、思维定势和认知判断能力.经验与思维定势,既体现技能、水平,又易导致偏差、错误.大千世界,人生百态,一切皆有可能,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真相只有一个.把握贪污贿赂嫌疑人的情境心理,借助心理学讯问技术、不失为破解侦讯难题一种新选择.

关 键 词:贪污贿赂  嫌疑人  虚假供述  心理  识别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