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公共文化的保护——基于对湖北长阳县域实践的考察
引用本文:韩成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公共文化的保护——基于对湖北长阳县域实践的考察[J].思想战线,2011,37(3):94-98.
作者姓名:韩成艳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落实在特定社区。按照中国现有体制的特点,县域是进行活态保护、整体保护即社区保护的较好平台。湖北长阳对于其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内在需要,能够进行立法、行政的制度建设,调动公共财政来支持公共文化发展,使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在现代的学校体制和传统的社会生态中都能够有效传承,这是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纳入现代的公共文化予以制度支持的成功探索。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  公共文化  文化自觉  文化社区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s Public Culture: A Case Study of Changyan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
HAN Cheng-yan.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s Public Culture: A Case Study of Changyan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J].The Ideological Front(Yunnan University's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1,37(3):94-98.
Authors:HAN Cheng-y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