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法学中国化的追问与思考
引用本文:何勤华,饶传平,曾坚,郭延军,刘志欣,陈郁如,于晓青,王素芬,刘显娅,穆中杰.关于法学中国化的追问与思考[J].政法论丛,2006(2).
作者姓名:何勤华  饶传平  曾坚  郭延军  刘志欣  陈郁如  于晓青  王素芬  刘显娅  穆中杰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 院长、教授,上海200042,博士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上海200042,博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42,博士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42,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42,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42,博士研究生、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42,博士研究生、沈阳大学法学院教师,上海200042,博士研究生、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42,博士研究生、华侨大学法学院教师,上海200042
摘    要:法学的中国化既不同于法学的近代化,也不同于法学的本土化,它是西方法学和中国法学的双向互动融合过程,强调中国法学对西方法学的审视,对本国国史民情的客观评价,促使中国法学的内生发展,形成具有本国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法学中国化本身就是对经历了100多年的法学建设的反思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中国法学的真正品格。本组笔谈比较深入地梳理了中国近代以来基础法学和应用法学诸领域的中国化过程,并谨慎地认为,法学中国化的进程依然任重道远。

关 键 词:法学  近代化  本土化  中国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