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审美
引用本文:王治国.论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审美[J].求索,2014(9):85-89.
作者姓名:王治国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    要: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生成往往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符号的能指性对象意义,以及这种符号在本民族反映和表达世界关系中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表达,即民族艺术的生成与表现总是具有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与纯粹艺术审美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席勒“游戏冲动”中的“经验美”,康德“反思判断力”中的“自然的理性的合目的性”的“纯粹美”,黑格尔“感性显现”中的“依存美”,分别从民族艺术文本生成的概念对象性审美、艺术象征表现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与艺术鉴赏判断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三个方面,阐明了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审美内涵和特征.

关 键 词:民族艺术  感性形式  概念对象  审美  文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