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化民生概念生成逻辑的历史考察与当下审视——基于改善民生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辩证关系的视角
引用本文:刘近.文化民生概念生成逻辑的历史考察与当下审视——基于改善民生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辩证关系的视角[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6):42-47.
作者姓名:刘近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摘    要:改善民生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之间通过"利益"构筑了一种和谐互动、良性循环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改善民生有助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另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为改善民生引领方向。从两者辩证关系的视角出发,对文化民生概念进行多维度透视,可以发现文化民生概念之所以产生于今天,是因为它同时具备了逻辑、历史与现实三大前提条件:民生概念本身的宽泛性特征为文化民生的产生提供了生发可能与生长空间;中国社会民生实践是一种从物质性民生向非物质性民生、从单一性民生向总体性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文化民生正是这种实践的历史结果与表现;彰显文化的民生追求,补足民生的文化短板,以及维护人民的文化安全。三者共同构成了文化民生产生的现实动因。

关 键 词:文化  民生  利益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