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和谐人格的建立与完成:基于孔子“仁”、“乐”观的分析
引用本文:王艳芳,吴淑贤.和谐人格的建立与完成:基于孔子“仁”、“乐”观的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6):51-55.
作者姓名:王艳芳  吴淑贤
作者单位:[1]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61 [2]青岛港务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500
摘    要:孔子的“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尊重,表现为一种普遍的人际关系和宇宙关怀,其中渗透了一种能近取譬、将心比心的精神境界,就是消除物我、内外界限的和谐之美的一种审美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个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合为一体,从而体验到人的生命的真正价值,建立内外和谐的人格。而和谐人格的实现,需要在“乐”的境界中达到,实现有机体的动态平衡和自我发展与超越,把自己培养成具备和谐人格的现代社会成员。

关 键 词:和谐人格“仁”“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