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法益保护视角下我国刑法分则罪刑规范构造模式分析——以数额犯为切入点
引用本文:谢清波.法益保护视角下我国刑法分则罪刑规范构造模式分析——以数额犯为切入点[J].唯实,2012(8):130-133.
作者姓名:谢清波
作者单位:江苏天哲律师事务所,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罪刑规范的实质是法益保护规范。刑法分则罪刑规范的罪状构造模式实际上是“犯罪成立模式”,是刑法对某种特定行为构成犯罪的“最低要求”。犯罪成立与犯罪既遂、未遂实际上是不同层次的两个方面的问题。犯罪成立与否讨论的是罪与非罪、是否发动刑罚的问题;而犯罪既遂与未遂是在确定已经成立犯罪的前提下,如何适用刑罚的问题。对于刑的规范而言,立法事实上确立了以既遂为标本的模式。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犯存在既遂与未遂的不同形态,而结果犯只存在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结果不发生就不成立犯罪。因此,在具体适用刑法的过程中,就需要运用法益保护的原理,仔细辨别哪些犯罪是行为犯,哪些犯罪是结果犯。

关 键 词:犯罪成立  犯罪既遂  法益保护  行为犯  结果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