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民营经济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生力军——从“营口现象“看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引用本文:胡亚莲,田姝.民营经济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生力军——从“营口现象“看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J].党政干部学刊,2004(6):34-36.
作者姓名:胡亚莲  田姝
作者单位:1.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2. 中共沈阳市于洪区委党校
摘    要:改革开放之初,营口曾是闻名全国的轻工业城市,"友谊"牌洗衣机、"东芝"牌收录机、"辽河"牌冰箱等都盛极一时.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营口却在"故步自封、小富即安、小进即满"中丧失发展机遇,一度曾是改革弄潮儿的营口悄然跌入谷底.到1997年,营口全市工业连续7年盈亏相抵为负数,63%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资产负债率(不含土地)平均高达87.7%,国内生产总值滑落到全省第12位,各项硬指标都落在全省后头.党的十五大之后,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营口上下开始不断地反思、探索,在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他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营口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国企改革为突破口,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多元化经济,终于走出了一条具有营口特点的发展路子.2002年,营口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结束一直徘徊在全省第12位的尴尬,上升到第7位,年增长幅度居全省第2位.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