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涉外债权转让法律适用的法解释路径
引用本文:宋晓.涉外债权转让法律适用的法解释路径[J].法学评论,2011(4).
作者姓名:宋晓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际私法与法哲学思潮的互动”(项目编号:09YJC820054); 南京大学法学院“985三期”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并没有直接规定涉外债权转让法律适用这一重要问题。涉外债权转让法律适用,面临三种路径选择适用转让人与受让人意思自治的法律、适用被转让债权的准据法或适用转让人的住所地法。意思自治虽能促进债权转让的商业效率,但不符合确立物权秩序的需要。适用转让人的住所地法过于机械和片面。相对来说,适用被转让债权的准据法最能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最能满足确立物权秩序的需要。涉外债权转让应适用被转让债权的准据法,我国新立法虽无此规定,但法解释的道路是畅通的。

关 键 词:涉外债权转让  法律适用  被转让债权的准据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