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腐败行为何以能够产生——来自行为经济学研究的解释
引用本文:杨金桥.腐败行为何以能够产生——来自行为经济学研究的解释[J].廉政文化研究,2015(1):16-21.
作者姓名:杨金桥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116025
摘    要:为探究个体做出腐败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原因,以受贿行为为例,设定了若干组收益-损失决策问题作为实验材料,以成年人为被试进行施测并观察其决策倾向。实验结果表明:与收益参数和损失参数都确定的情况相比,当收益参数确定,同时损失时间和概率不确定时,个体会更倾向于选择冒险性方案;与过去的受贿决策中遭受过损失的个体相比,在过去的受贿决策中没有遭受过损失的个体,更有可能在当前的决策情境中选择冒险性方案。因此,为有效遏制个体腐败行为,一是让个体明确意识到一旦受贿将遭受惩罚的程度、时间和概率三者的确定性。二是要加大受贿惩罚力度,让个体在面临受贿情境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关 键 词:腐败行为  行为经济学  收益-损失参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廉政文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廉政文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