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翻译者”模式与村治实践
引用本文:李军,朱新山.“翻译者”模式与村治实践[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1):86-90.
作者姓名:李军  朱新山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200436
摘    要:村干部的村治实践并不完全符合所期望的"当家人-代理人"模式.部分村干部以乡村权力结构中特殊的地位为基础,以掌握乡村话语权为依托,穿梭在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躲避各种矛盾,推脱应有职责,谋求自身利益,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翻译者".虽然"翻译者"模式的出现有其客观理由,但其危害很大,将影响转型期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引发村干部信任危机,使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更加困难.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消除"翻译者",培养"当家-代理人",需要保障村干部合理的利益要求、培育农村新的话语主体、改革压力型体制和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关 键 词:村干部  翻译者  权力结构  话语权
文章编号:1008-5955(2005)01-0086-05
修稿时间:2005年1月2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