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真”的有效性证明标准
引用本文:张继成.“真”的有效性证明标准[J].政法论丛,2005(5):34-38.
作者姓名:张继成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资助
摘    要:并非所有被确证为“真”的事实命题都能作为法律推理的小前提(判决结论的事实依据)。作为法律推理的小前提的“真”的事实命题必须(一)是“有用的”,即符合实体法律规范,对得出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具有实质意义的事实命题;(二)是“能用的”,即符合程序法律规范,将那些诸如通过“刑讯逼供”、“诱供”等严重违反程序法律规范的证据排除在定案证据之外,最大限度地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有用性”和“能用性”是“真”的有效性证明标准。

关 键 词:有用性  能用性  有效性  证明标准
文章编号:1002-6274(2005)05-034-05

The Validity Criterion of Truth
Zhang Jicheng.The Validity Criterion of Truth[J].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2005(5):34-38.
Authors:Zhang Jicheng
Institution:Economics and Law of Zhongn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4
Abstract:
Keywords:usefulness  usability  validity  criterion of truth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