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思想史视域下的“中国梦”及其历史超越性
引用本文:张明.思想史视域下的“中国梦”及其历史超越性[J].求索,2016(4):22-27.
作者姓名:张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摘    要: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在“落后挨打”现实生存图景下所形成的巨大心理落差与在沉重历史屈辱感驱动下所开展梦想求索之路,从根本上是基于社会趋向全面解体危急情势下所作出的应激性本能反映。因此,此一过程必然呈现出深刻的被动性与非主体性。立足于思想史的梳理、分析与比较,可以清晰地透视当前所提出的“中国梦”的内在本质性特征,即“中国梦”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性美好愿景意识的继承与凝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历史性条件下所进行的创造性转换。这种转换不仅体现在“中国梦”对近代以来梦想的超越性维度,也集中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科学理论指导的基础性夯实及其所建构的正确实践走向、坚强的政治领导及其所推动的广泛性参与、坚实物质基础及其开创的放飞梦想的真实空间,既构成了“中国梦”区别于各式梦想的内在本质性理论特征,同时也内在形塑了其独有的实践优势。

关 键 词:“中国梦”  历史性超越  思想史梳理  理论特殊性  实践优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