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主体间性:社会管理持续变迁的一种分析框架
引用本文:贺海波.主体间性:社会管理持续变迁的一种分析框架[J].学习与实践,2013(2):58-67.
作者姓名:贺海波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化机制研究”(11YJC810017);河南省2012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2240045022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作为对主体性反思与超越的主体间性在社会管理中主要体现为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国外相关社会管理理论中福利国家理论表达了一种国家对市场的控制;新公共管理理论重构了一种市场神话主义,建构起"企业家政府";"第三条道路"理论寻求国家与市场间的综合;治理理论明确提出国家、市场与社会是治理公共事物的合作伙伴。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中单位制与人民公社体制建构起国家一元化管理;体制转型时期,国家创造出市场这个合作伙伴,社会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发育,社会管理开始出现多元主体;社区制中,国家将市场与社会看成合作伙伴,建构起党委、政府、社会与大众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国外社会管理理论与中国社会管理事实都遵循着从国家中心主义向国家、市场与社会多主体治理转变的轨迹。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主体间性不仅有助于解释国外社会管理理论演化与国内社会管理体制变迁,而且可将其勾连起来研究,以指导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再建构。

关 键 词:主体间性  社会管理  关系变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