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交通肇事后隐匿、遗弃被害人的罪名分析——对“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第六条的质疑
引用本文:李运才.交通肇事后隐匿、遗弃被害人的罪名分析——对“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第六条的质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5):48-53.
作者姓名:李运才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摘    要:从侵害法益的方式、因果关系的形式来看,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利用过失致被害人受伤的状态而排除被救助的可能性,增大被害人死亡的可能性,具有作为犯的特征.其主观罪过是明知被害人不被发现会死亡,为逃避法律追究而积极追求的直接故意.因此,该行为是(直接)故意杀人罪,而不能根据被害人的伤亡结果而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罪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值得商榷.

关 键 词:交通肇事  隐匿  遗弃  故意杀人罪

Analysis on the Charge of Crime of Hiding and Forsaking Victim after Causing Traffic Accidents
Li Yuncai.Analysis on the Charge of Crime of Hiding and Forsaking Victim after Causing Traffic Accidents[J].Chinese Criminal Science,2009(5):48-53.
Authors:Li Yunca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