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改善民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谢仁生.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改善民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4(2):14-17.
作者姓名:谢仁生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项目编号:12JD710059);遵义医学院招标课题(课题编号:F-508)
摘    要:解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其基本的问题是读者与文本关系问题。近代解释学把解释学当作一种纯粹的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并且认为文本与读者之间是一种认识关系。由此,不少人认为,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大众与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关系也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从哲学解释学观点来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是一种认识,而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处境、视域的影响。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民生状况制约了大众的视域和处境,同时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状况。

关 键 词:哲学解释学  改善民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