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6至18世纪中西文明互鉴的影响及其意义——以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宋明儒学为基础
引用本文:梅谦立,孙赫.16至18世纪中西文明互鉴的影响及其意义——以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宋明儒学为基础[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1):121-128.
作者姓名:梅谦立  孙赫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方自然哲学与中国哲学在晚明的相遇《寰有诠》研究(1628年)”(22YJA720005);
摘    要:16至18世纪首次发生的中西文明之间的学术交流,使得西方哲学经典(以亚里士多德著作为主)被翻译成中文,同时中国哲学经典(以“四书五经”为主)也被翻译成西文。16至18世纪,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哲学思想首次与中国士大夫学者产生互动,并在当时不同的哲学分支中(逻辑学、形而上学、人性论、宇宙论、伦理学、神学)具有不同的表现和意义。中西哲学的早期接触,为近现代中国更广泛和普遍地引入西方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 键 词:西学东渐  哲学分支  亚里士多德  儒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