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郎“何以“才尽“
引用本文:胡双.“江郎“何以“才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7):175-176.
作者姓名:胡双
作者单位:中共新民市委党校,辽宁,新民,110300
摘    要:文史上有“江郎才尽”之说,江郎即指南北朝时的江淹。此说首见于钟嵘《诗品》,《诗品》云:“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之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从江淹现存文集来看,自齐武帝时起到淹暮年,江淹的确少有佳作,这也印证了其“才尽”之说。那么江淹何以才尽呢?笔者认为“江郎才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文学思潮的影响从当时的诗歌思潮来看,江淹对永明时期形成的、被沈约等人推崇的“永明体”是有看法的。他不满过分讲…

修稿时间:2006年5月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