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哲学多重话语结构的历史解读——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研究述评
引用本文:刘怀玉.马克思哲学多重话语结构的历史解读——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研究述评[J].理论探讨,2000(4).
作者姓名:刘怀玉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郑州450002
摘    要:“回到马克思”,从学理上讲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一种是对哲学观念与范畴的“历史学”式解释 ,这就是解释、丰富或者再现马克思思想观点及其连续的形成过程 ;另一种方法是对哲学话语结构的“考古学”式解构 ,也就是一个透视、廓清或重现马克思思想观点生成的“无意识”结构 /谱系及其转换的过程。张一兵同志的近著《回到马克思》可谓采用第二种方法的开拓之作。本文认为 ,张一兵在彻底解构“西马”人本主义解释模式基础上重释马克思的历史主体与历史辩证法概念方面 ,在发现马克思第三种哲学话语上是有着突破性贡献的。但是 ,张一兵对他所发现的马克思“社会历史现象学”的理论视野及其中的历史主体的界定仍然欠缺明晰性与系统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