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构建民族地区社区调解机制的若干思考——以四川凉山彝区为例
引用本文:唐文娟.构建民族地区社区调解机制的若干思考——以四川凉山彝区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24):229-231.
作者姓名:唐文娟
作者单位:四川省犯罪防控中心;成都大学经济政法学院
基金项目:2009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立项资助的《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稳定社区研究—以凉山州为例》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ZFK09-02
摘    要:社区调解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化解民间矛盾,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民族地区的社区建设因自然环境、历史差异、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与大城市社区建设相比,在社区关系协调、社会矛盾化解等方面,都存在特殊性。以四川凉山彝区为例,彝族习惯法、家支文化,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等因素对社区的和谐建设都发挥了一定作用。结合彝族地区社区建设的现状,民族地区社区调解机制在形式多样、作用有效和模式完善等方面可作一定创新。

关 键 词:民族地区  社区调解  民事纠纷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