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传统戏曲中西施形象之演变
引用本文:杜巧月.中国传统戏曲中西施形象之演变[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427-429.
作者姓名:杜巧月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导性媒介范式变迁与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研究”(12YJA860006).
摘    要:西施形象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从《管子》开始到《越绝书》出现之前的这段时间,可以看作是西施形象的萌芽阶段。从《越绝书》往后,西施形象进入发展阶段,到唐代已接近定型。唐《吴地记》里关于西施与范蠡生子的记载可看作是较早记载西施与范蠡爱情的古籍之一。明《浣纱记》是西施形象的集大成者。当西施走进我国古代戏曲里的时候,她的形象已大致成型。

关 键 词:戏曲  西施  形象演变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