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七录斋的悲壮
引用本文:陆泰.七录斋的悲壮[J].江苏政协,1998(5).
作者姓名:陆泰
摘    要:《七录斋》的故事,一直是激励人们认真读书攀登知识高峰的动力。《明史稿》载:"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或问:‘何勤苦乃尔’,曰:‘聊用强记,何留心目为!’用是,右手握管外,指掌咸成茧,数日辄割去,日汤数次,其勤学若是。后名读书之斋日七录,以此也"。七录斋是明朝复社领袖、文学家、史学家张溥苦读的书斋。张溥生长于明末风雨飘摇年代,他以年轻人的抱负欲联合全国士子改变"世道人心",改变衰落文风,改变行将覆灭的明王朝。张溥是个失败的政治家,但是个著名的学者,留下了大量的散文、诗歌和史学著作,闪耀着东方艺术的光芒。复社是标准的文人组织,成员遍及全国,是将各地文社合而为一的群众组织。明神宗后期,宦官魏忠贤专权,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崇祯初,张溥选贡入京,目击丑类猖狂,慨然结纳文社,称燕台十子社。组织燕台社动机,欲反抗污蚀政治,与他早先建立的江南创应社南北联合,一面益力治学,一面联络四方士子。在这时

关 键 词:周延儒  明王朝  读书  士子  社会矛盾  东方艺术  张溥  文学家  群众组织  合而为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