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回归道德生活:现代社会“去道德化”现象刍议
引用本文:刘彦平.回归道德生活:现代社会“去道德化”现象刍议[J].理论导刊,2015(8).
作者姓名:刘彦平
作者单位: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陕西 汉中,723000
摘    要:道德本为维持社会秩序而生,但现代社会中道德似乎无用,出现了道德空场的"去道德化"现象。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市侩实用主义是导致"去道德化"现象产生的伦理基础和意识根源,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割裂与对立是"去道德化"现象产生的行为根源和外在伦理特征。道德空场的"去道德化"的逻辑后果必然是人性的退化和泯灭、社会共同体的瓦解。要充分认识"去道德化"的危害,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积极探寻道德建设的途径。

关 键 词:“去道德化”  市侩实用主义  道德权利  道德义务  伦理效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