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P2P软件提供者的帮助侵权责任——美国最高法院Grokster案判决评析
引用本文:王迁.P2P软件提供者的帮助侵权责任——美国最高法院Grokster案判决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5(9):52-56.
作者姓名:王迁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摘    要:2005年6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对争论已久的MGM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案做出了判决。最高法院清楚地指出:“索尼案”所确立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不是判断法律责任的唯一依据;只要能够证明产品提供者具有引诱他人侵犯版权的意图,仍然可以认定“帮助侵权责任”。这样,自“分散式P2P技术”问世以来,围绕着P2P 软件提供者法律责任的争议终于划上了句号。而21年来有关“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的适用范围也得到了最终的澄清。该判决是自1984年索尼案以来,影响面最广、也是最引人关注的判决之一。本刊在上期刊登了《“积极诱导规则”——从Grosker案看P2P侵权的新标准》一文后,本期继续推出《P2P软件提供者的帮助侵权责任——美国最高法院Grokster案判决评析》,该文更加全面的介绍该案的背景、影响、意义,希望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该案。

关 键 词:Grokster案  P2P软件  侵权责任  最高法院  提供者  判决  美国  法律责任  P2P技术

Contributory Copyright Infringement Liability of P2P Software Distributors--Comment on US Supreme Court's Decision in MGM v. Grokster
Wang Qian.Contributory Copyright Infringement Liability of P2P Software Distributors--Comment on US Supreme Court''''s Decision in MGM v. Grokster[J].Electronics Intellectual Property,2005(9):52-56.
Authors:Wang Q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