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钟基因Clock和Bmal1调控探究辰时针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机制 |
| |
作者姓名: | 王艳君 李宏坤 孙明新 李艳红 薛维华 |
| |
作者单位: | 1.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2.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计划(2018YFC1707803);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7054);河北省财政厅项目(361025) |
| |
摘 要: | 目的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为观察对象,探究针刺降压的钟基因调控作用。方法 将24只SHR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模型组,12只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组。针刺组选择辰时针刺SHR双侧曲池、足三里穴,模型组和正常组仅接受与针刺组同等强度的捆绑操作。4周后,各组分别在辰、酉时随机抽取6只大鼠,测量鼠尾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然后检测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褪黑素(melatonin, MT)的含量以及心脏生物钟基因Clock和Bmal1的表达水平。结果 分组因素对SBP、DBP、血清MT含量、Clock表达结果的RQ值、Bmal1表达结果的RQ值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辰因素对各指标的主效应和两者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辰、酉两个时辰的SBP和DBP均高于正常组(P<0.05),针刺组辰时的SBP和DBP及酉时的SBP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辰时MT含量较正常组降低,5-HT含量较正常组升高(P<0.05),针刺组辰时MT含量较模型组升高,5-HT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针刺组酉时的MT含量较模型组升高(P<0.05)。针刺组辰时心脏Clock基因表达水平和酉时心脏Bmal1基因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 辰时针刺可以降低SHR的“双峰”血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MT含量,减少5-HT含量以及提高心脏Clock和Bmal1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
|
关 键 词: | 针刺 降压 生物钟基因 褪黑素 5-羟色胺 |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