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道德之本质与限度
引用本文:李宪堂.道德之本质与限度[J].人民论坛,2020(17):128-131.
作者姓名:李宪堂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心
摘    要:自西周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仅仅把道德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可能适得其反。道德本身内含的否定性因素,决定了一旦无条件地将其用之于实践,就会变异为钳制自由、扼杀性灵的暴力和伪善的教条;道德律条的含混性、道德判断的主观性、道德裁决的非强制性,决定了它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而不可以取代法治成为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主导性力量;道德不是原因,而是结果;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障。一个社会为公民的人格成长提供了多大的自由空间,决定了这个社会整体具有多高的道德水平;自由是道德力量的真正源泉,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公共实践中,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平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关 键 词:道德  德治  法治  以德治国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