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权利”在中国的诞生、成长与成型——从语汇到观念和制度的历史进路
引用本文:李康宁.“权利”在中国的诞生、成长与成型——从语汇到观念和制度的历史进路[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1).
作者姓名:李康宁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摘    要:在古汉语中,"权利"一词取贬义而用,且不具法律意义。及至近代,西方法律文化传入中国后,right被译为"权利","权利"才与法律发生关联,并取向正义价值。但是,中西权利观念并不吻合。中国学者首先从政治意义上理解"权利",并将其特定化为"民权",之后才从法律意义上区分基本权利和民事权利。始于晚清的权利观念制度化尝试,在民国初期得到进一步实践。国民政府将权利制度体系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也在进行权利制度探索,但未能全面体系化。新中国成立不久,权利观念逐渐被极左意识形态化,权利制度建设被迫中止。改革开放以后,扭曲的权利观念才逐步得到矫正,权利制度建设逐渐成型,并走上了体系化的正确道路。

关 键 词:权利  民权  权利观念  权利制度  基本权利  民事权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