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网络时代“后真相”次生政治舆论的双重功能及其平衡策略
引用本文:张爱军,秦小琪.网络时代“后真相”次生政治舆论的双重功能及其平衡策略[J].探索,2018(3).
作者姓名:张爱军  秦小琪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互联网是"后真相"产生的重要前提。"后真相"是个人情感和个人信念取代事实真相的一种主观判断,它们比客观事实本身更能影响舆论。"后真相"具有"好的主观性"和"坏的主观性"。"好的主观性"易于产生良性的次生政治舆论,而"坏的主观性"则产生恶性的次生政治舆论。"后真相"的次生政治舆论功能仍然主要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次生政治舆论监督具有不可控性和难以预测性,处理不好会给政治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而依宪法和法律对"后真相"带来的次生政治舆论进行治理是首要选择;构建政治规则,让治理服从政治规则,让治道服从政道,是其基本路径;回归事实真相,优化多中心舆论场,构建第三舆论场,是平衡次生政治舆论节点的重要选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