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幸福指数”面面观
引用本文:本刊记者.“幸福指数”面面观[J].乡音,2007(4).
作者姓名:本刊记者
摘    要:近年来,“幸福指数”这个词不仅在坊间传扬,而且在我国一些省、市还写进了党政的施政纲领,及至国家也在酝酿制定公民的“幸福指数”。今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有关民生问题时说道:“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幸福”。“幸福”历来是民众的愿景,而今“幸福指数”的提出,自然会成为民心所向。不管辞书上对“幸福”有多少种解释,直白说即是生活美满,心情舒畅。这应该是人们对“幸福”的“共识”。“幸福指数”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综合概念,GDP的增长不是唯一,它涵括了民主法治、经济收入、健康水平、人际关系、安全感以及工作满意度诸多因素。公平正义的缺失、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生态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幸福感的下降。也由于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其身份、经历、地位、年龄以及人生目标也存在差异,对“幸福”的认知自然也不会相同。今年一月我省两会,三月全国两会,无论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建言的热点,抑或落实一件件有关民生的议案、提案,无一不彰显着浓浓的民本气息,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真义所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