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比较视野下的“国民”概念——兼议近代国民形成的条件
引用本文:田雪梅.比较视野下的“国民”概念——兼议近代国民形成的条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4):66-72.
作者姓名:田雪梅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臣民"、"公民"、"市民"和"国民"这样的语言体系,是与一定政治形态相适应的人的存在形态,是对政治现实的典型反映。"臣民"既无权利意识又无国家意识,是与君主专制制度以及绝对主义国家相适应的国家成员资格。"市民"是以自由贸易和经济利益为根本、掌握了大量财富并最终与国家主权相结合的群体。公民是与近代国民国家建立后民主制度发展、与公民权、参与公共生活相联系的范畴,统合了市民、臣民和选民的三种角色,是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具有政治权利的政治成员资格。国民是与民族、国家相联系的范畴,具有对统一主权国家的认同,具有公民权。国民权利、国家归属和国家认同构成近代国民的三大支柱,同时具备民族特质和公民特质,则是国民的内在属性。衡量近代国民形成的标志,最重要的是两个条件,一是"去地域化",二是"去奴仆化"。

关 键 词:国民权利  国家归属  国家认同  民族特质  公民特质  臣民  公民  市民  国民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