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因素辨析——以赵承熙、马加爵等大学生杀人案件为例
引用本文:金泽刚.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和人格因素辨析——以赵承熙、马加爵等大学生杀人案件为例[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3):19-23.
作者姓名:金泽刚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在青少年犯罪中,大学生实施的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导致这类案件发生的原因很多,但犯罪人有缺陷的心理和性格因素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缺陷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除了有天生的遗传等因素外,它们的形成还受到家庭和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活贫困和暴力文化对犯罪人危险心理和个性的形成有最直接的影响。这是我们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犯罪必须着力关注的问题。

关 键 词:青少年  暴力犯罪  心理  性格
文章编号:1006-1509-(2008)03-019-05
修稿时间:2008年2月2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