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指导性案例的技术性缺陷及其改进
引用本文:孙光宁.指导性案例的技术性缺陷及其改进[J].法治研究,2014(7):127-131.
作者姓名:孙光宁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笔者主持的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矛盾化解的法律适用方法研究”(批准号:11CFX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备受关注的案例指导制度已经付诸实践,最高人民法院也陆续发布了多批指导性案例。但是,这些指导性案例却存在着一些技术性缺陷,主要包括效力规定不明确、案例类型偏少、法律适用创新性不足和论证说理不够充分等等。指导性案例要进行改进和提升,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前者包括明确效力定位、提供适用的规范流程、增强援引方式和出台奖惩措施,后者主要包括增加论证说理、引入多元法律解释方法、援引多种法律渊源和增加案例类型(尤其是程序法案例)等等。只有针对缺陷进行弥补和改进,指导性案例才能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最优效果。

关 键 词:指导性案例  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  法律渊源  程序正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