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隐喻的本体论诠释
引用本文:丁蔓,文成伟,秦明利.隐喻的本体论诠释[J].思想战线,2012,38(6).
作者姓名:丁蔓  文成伟  秦明利
作者单位:1.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3.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作为哲学范式的隐喻:语言哲学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从而使隐喻研究重新受到重视.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生存哲学的意义上讨论隐喻的结构,是一种新的致思路径.隐喻不仅限于语词层面的替换,同时也在句子、语篇和文本层面发挥作用.隐喻是在生活世界之中的隐喻,是对存在的生存实践把握,并具有对话性、事件性和揭蔽性的结构特征.隐喻展现的是生活世界的存在,是人在实践中把握当下存在并筹划未来的基本方式,隐喻凸显了人的社会生存实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关 键 词:隐喻  存在  对话性  事件性  揭蔽性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