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的“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
引用本文:董宏鹰,李怡.马克思的“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J].求实,2013(2):9-13.
作者姓名:董宏鹰  李怡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国社会行为调控的传统文化机制与社会和谐”(gzjyt0511)
摘    要: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有三个层次,依次是"生存劳动"、"生产劳动"和"自由劳动"。"生存劳动"是一种绝对的自然事实,没有被建构性,因而不具有意识形态性。"生产劳动"和"自由劳动",在对外启蒙上,前者因受到政治理念严格规整和阶级、情感的巨大认同,变成功能上合法性制度框架的基础;后者则因成为特定观念来对抗现实世界继而成为一种普遍价值,进而都获得意识形态性。在当代,坚持强调"劳动"的意识形态性对已获启蒙后的民众进行自我反思和理性质疑方面,在强化劳动者的阶级认同和社会认同方面和制约"新阶级"扩大和塑造具有思考力的群体方面,无疑意义重大。

关 键 词:马克思  劳动  意识形态  概念  启蒙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