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政党协商的历史考察:民主党派的主体性视角
引用本文:任世红.我国政党协商的历史考察:民主党派的主体性视角[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33-40.
作者姓名:任世红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南京,210007
基金项目:2015年度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科研项目
摘    要: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同为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建制和发展的政党主体,中国共产党是政党协商的主导乃至领导力量,民主党派亦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从民主党派的主体性视角,对我国政党协商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探讨政党协商的发展规律及其对加强民主党派主体性建设的现实启示,对于深化政党协商,推进多党合作和协商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政党协商,必须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平等协商的关系,着力加强民主党派的主体性建设。一是维护民主党派的独立性,树立政党协商的主体地位;二是激发民主党派的主动性,承担政党协商的主体责任;三是增强民主党派的自主性,提升政党协商的主体能力。

关 键 词:政党协商  历史考察  民主党派  主体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