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镜像与生成逻辑
引用本文:许开轶,何海洋.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镜像与生成逻辑[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57-62.
作者姓名:许开轶  何海洋
作者单位:1.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2010ZDIXM048)的研究成果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大致经历了早、中、晚和恩格斯独立阐发东方社会理论四个发展时期。1853年之前只是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东方观;1853年至1873年,马恩对印度和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对东方社会所特有的村社制度进行了专题探讨,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1873年至1883年,马恩在科学地扬弃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从而使其东方社会理论基本成型。1883年后,恩格斯又结合马克思逝世以后十多年来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新的思考。通过历史镜像的还原,可以看出马恩东方社会理论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其清晰而严密的内在生成逻辑。

关 键 词:马克思恩格斯  东方社会  理论体系  发展阶段  内在逻辑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