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64式手枪弹弹头损伤程度与射击距离关系的研究
摘    要:弹头在与射击客体剧烈撞击过程中所产生的损伤特征是推断射击距离的重要依据。本文对64式手枪弹于不同距离射击墙体后弹头的损伤程度进行研究,探索64式手枪弹弹头损伤程度与射击距离的关系。在射击实验中,用64式手枪和发射药装药量分别为总发射药装药量3/6、4/6、5/6、6/6的64式子弹射击墙体,利用测速仪测量子弹的发射速度并换算得到射击距离,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弹头损伤形态,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子弹撞击面直径、弹头长度并计算得出变形系数。结果表明,射击距离为1~12.33m时,弹头变形严重,呈蘑菇状,而披甲呈爆裂状,铅芯暴露范围大,当其增加至45.57~154.17m,弹头仍呈蘑菇状,部分披甲破裂,暴露出铅芯,当其继续增加至131.59~352.14m,弹头变形程度减小,碰撞面呈扁平状,披甲完整,无铅芯暴露,当其达到425.44~915.81m,弹头变形程度小,碰撞面呈锥形,但弹头表面有明显碰撞和刮擦痕迹;弹头变形系数随射击距离变大而减小,且其下降速率随射击距离增大(尤其当射击距离超过300m时)显著减小。因此,在涉及64式手枪弹射击的案件调查中,可根据枪击现场提取的弹头的损伤程度并结合试射实验结果对射击距离进行推断,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较大范围射击距离的推断。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