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出师未捷”缘何“身先死”——腐败“26岁现象”解读
引用本文:沈小平.“出师未捷”缘何“身先死”——腐败“26岁现象”解读[J].党风与廉政,2001(6):30-31.
作者姓名:沈小平
摘    要:当人们对腐败“59岁现象”不再陌生,对腐败“39岁现象”还津津乐道,正在寻找对策的时候,现在又冒出了一个腐败“26岁现象”。请看──如今贪污腐败者的年龄正在呈年轻化发展趋势。据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信息表明,近3年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查处不满30岁的犯罪嫌疑人19人,占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案件总数的176%。这些作案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66岁,年龄最小的仅有19岁。作案的最低数额42万元,最高数额达7100万元。A “26岁现象”的特征比之临退休前大捞一把、搭最后一班车的“59岁现象”,比之处于仕途门槛边上急于“上…

关 键 词:中国  反腐败  犯罪特征  贪污罪  权力观  法制教育  管理体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