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家庭身份的私法人格底蕴及其历史演变
引用本文:张翔.论家庭身份的私法人格底蕴及其历史演变[J].法律科学,2011(2):51-58.
作者姓名:张翔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63
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06SFB301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家庭在氏族社会内部的出现,家庭身份便与氏族成员身份相互对峙,呈现出其最初的"私法人格"属性。在古代罗马国家,私法人格与家庭身份相互融合性;公法人格与私法人格之间的关系,本质为国家公权与家长权的动态对峙。及至近、现代社会,随着理性哲学的兴起,以及私人领域"社会"与"家庭"的分化,由于公法人格与私法中的社会人格具有共同的理性基础,在民法中被冠以"人格"的称谓;而私法中的家庭人格则因其妥协、包容的特性,掩盖了法律人格的理性基础,被民法从"人格"的概念中剔除,"人"、"身"两立的格局从而形成。相应的,人格与家庭身份遂成为近、现代私法领域人之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关 键 词:民事主体  人格  身份  家庭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