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的“微”变迁及其重塑——基于后喻文化理论的探索
引用本文:李林,顾晓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的“微”变迁及其重塑——基于后喻文化理论的探索[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1):33-35.
作者姓名:李林  顾晓英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摘    要: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着制度安排和角色赋予的绝对话语权,但微时代话语传播权的弥散,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性话语权、知识性话语权和个体性话语权等主体话语权的变迁。教育双方话语圈子"代沟"的存在,将阻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一种凸显多维代际话语主体共存的后喻文化理论,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前喻""并喻"和"后喻"三喻主体形态,为应对"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 键 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话语权  微时代  后喻文化  文化互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